校训

自强 明德 尚能 笃行

“自强”出自《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应刚毅坚卓,积极向上,奋发图强。“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自古以来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抵御外侮、保卫国土而流血牺牲、奋斗不已。正是这种自强意识,使伟大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学院的成长和发展经历正是发扬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也是实现学院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学院的不竭动力。

“明德”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意谓:大学的宗旨在于发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从思想上弃旧图新,以求达到最真最善的完美境界。明辨是非善恶,修德正心,养成正直高尚的人格,是创办大学之本意。精神为人之根本,德行乃人之灵明。“明德”体现了学院积极的人文精神和共同的价值追求。旨在激励师生员修养品德,学会做人。

“尚能”义出《易•剥》:“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意谓:重视实践,尊崇能力培养。高职学院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就是学院的主要特点和特色。尚能,就是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旨在激励师生努力成为行业或岗位的行家里手。

“笃行”取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诚笃忠实的意思。“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要想学有所得,就要努力实践,做到“知行合一”。旨在激励师生坚定意志,践履躬行。

“自强、明德、尚能、笃行”这八个字,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积淀了学院办学发展历程的文化内涵,秉承了学院的悠久历史,折射出了学院的办学理念,突出了学院培育人才的职业教育特色,体现了学院人不畏困难、敢于拼搏的奋斗精神。

Read More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历史沿革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位于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东端的古丝绸之路重镇——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由始建于1952年的原甘肃省畜牧学校和始建于1958年的原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学校两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合并组建而成。

da1f4fa34d644440a8e8705d4d98889c.jpg

1952年经西北军政委员会畜牧部提请西北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以【1952】财经农字第6652号批准,学校在西安成立,原名西北畜牧兽医技术学校,直属西北畜牧部领导。面向西北五省区培养中等畜牧兽医转业干部。

1953年,陕西武功农业学校畜牧科并入,学校改名为西安畜牧学校。

1954年,西北行政委员会(原西北军政委员会)撤销,学校移交甘肃省。

1956年甘肃省畜牧厅在原武威县黄羊镇选定新校址,并开始动工建校。

1958年,学校迁入黄羊镇,更名为甘肃省畜牧学校。同年,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学校也在黄羊镇建成招生。

1960年,经甘肃省畜牧厅提请甘肃省委同意,成立了“甘肃省畜牧兽医专科学校”与畜牧学校为同一组织机构;同年,经甘肃省政府批准,甘肃省武威农业机械化学校升格为“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学院”。

1961年,根据甘肃省教育厅提出的“关于全省高等学校调整方案”,甘肃省畜牧兽医专科学校和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学院相继撤销,两校均恢复原校名。同年5月,张掖农业机械化学校和农垦干校并入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学校。

1962年5月,两校奉命停办。甘肃省畜牧学校与西北畜牧兽医研究所黄羊镇实验牧场合并,成立了甘肃省畜牧学校实习牧场;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学校与省农科院、古浪县拖拉机站合并,成立了甘肃省黄羊镇拖拉机站。

1962年底和1963年初,两校奉命复办,各自恢复了原校名。1963年9月,两校均恢复了普通中专招生。

1964年两校停办时保留学籍的学生复课。同年,平凉拖拉机技工学校并入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学校。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军宣队、工宣队相继进驻两校,组织开展“斗、批、改”运动。

1969年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实习工厂改为甘肃省第二拖拉机配件厂,学校附属于工厂,成为“厂办校”。

1970年,甘肃省畜牧学校下放给武威地区,更名为甘肃省武威地区畜牧学校。

1975年经甘肃省革命委员会下文恢复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厂校分家。

1977年高考恢复,两校开始招收统一高考的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

1978年,武威地区畜牧学校归属省管,隶属甘肃省农牧局,恢复甘肃省畜牧学校校名。

1980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1994年,学校再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2000年,学校经教育部专家组评估验收,第三次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同年,经甘肃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招收“3+2”高职生。

2004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和甘肃省畜牧学校合并成立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05年5月18日,举行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挂牌庆典。同年,在部分专业招收中专学生的同时,各高职专业开始招收三年制高中毕业生。

2010年7月,学院被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确定为“甘肃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17年5月,学院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甘肃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培育学校。

目前,学院共开设畜牧、兽医、农业机械、车辆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食品科学、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经济贸易与人文等9大专业类群44个专业。

Read More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概况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是2004年6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始建于1952年的原甘肃省畜牧学校和始建于1958年的原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学校两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合并组建的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是“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是“甘肃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培育学校,隶属省教育厅。学院同时加挂“甘肃畜牧工程干部培训学院”和“甘肃威龙葡萄酒学院”的牌子。

学院占地面积2200亩,其中校园占地800亩,实习农牧场1400亩;校舍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亿多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亿多元。图书馆藏书40万余册,电子图书50万册,中外文期刊300多种。

学院办学规模8000人。现有教职工336人,其中专兼职教师310人,教授26人、副教授110人,有博士2人、硕士88人。“双师”型教师117人,省内外特聘专家教授76人。甘肃省“园丁奖”2名,甘肃省先进工作者1人,甘肃省教学名师3人,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6人。

学院设有畜牧系、兽医系、车辆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食品科学系、经济贸易与人文科学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与艺术教学部等。开设畜牧、兽医、农业机械、车辆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食品科学、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经济贸易与人文等9大专业类群44个专业。有3个省级特色专业,10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省级教学团队。

学院现有实习牧场、实习工厂、动物医院、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汽车实训服务中心、农业机械实训中心、电子电气实训中心等校内实训基地110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134个。

学院附设 “国家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013站”“甘肃省第84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甘肃省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甘肃省中小企业网络服务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窗口平台”“国家开放大学(甘肃)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中心”等,并与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联合开办自考本科班。实现了毕业证和岗位等级证“双证制”,并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高职教育的同时获得自学考试本科文凭。

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和“1+8+1”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大力开展“挑战杯”学生系列技能竞赛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学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先后与北京大北农集团、北京恩宠天地商贸有限公司、东风商用汽车公司等200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先后成立了大北农创业学院、德克特互联网学院、东风商用汽车创业学院 和“中粮班”“恩宠班”“伟嘉班”“威龙班”“禾丰班”“庄园班”等98个校企合作班,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10个,为学生实习、就业搭建了“直通车”,实现了学生学习和就业的“零距离”,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审视过往,学院扎根黄羊这片热土,传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的学院精神,以畜牧兽医、农业机械等民生专业人才培养为己任,励精图治,辛勤耕耘,累计为国家培养了8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三农”服务和畜牧兽医、农业机械类人才支撑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学院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加强实践教学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先进单位”“甘肃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第九批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等荣誉称号。

面向未来,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一带一路”和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树立新职教、新质量发展理念,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和“双零”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国情省情,在中国制造2025、现代农业发展、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农民工多渠道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等领域顺势而为,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为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和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全力谱写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新篇章。

Read More

汽车之友协会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纪实

一、活动的目的及意义

深化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23号)和《甘肃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甘政办发〔2015〕161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车辆工程系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师生,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积极推进教学、科研、实践协同育人,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人才培养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近年来,车辆工程系结合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特点,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搭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立了“创业精英训练营”,成立了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实训服务中心、课外汽车美容与装潢兴趣小组、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分队等。依托车辆系各专业人才培养,车辆系鼓励并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策划书的设计、全国或省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武威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竞赛。依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实施了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实训服务中心、汽车美容与装潢兴趣小组等多个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整合校内竞赛资源,组织各级各类大赛,通过竞赛让学生与校内外技术骨干、企业优秀人员互动交流,不断充实项目团队,并实行“导师制”,建立起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应对实战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大学生技能操作水平,催生优秀项目和成果。

二、车辆工程系校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

项目一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实训服务中心

《汽车实训服务中心》项目旨在使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有效的转化为实践操作技能,是车辆系结合学生社会实践的教学服务窗口,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动手操作能力,为以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可让学生直接参与车辆工程系各个实践项目。如:电脑洗车、新车开蜡、漆面抛光、更换三滤等,真正做到手脑并用,在实践中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1. 项目培训服务时间

第一期:2016年5月26日~2016年7月5日

第二期:2016年9月20日~2017年1月10日

第三期:2017年3月26日~2017年5月20日

2.实践地点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实训服务中心

3.指导教师  郭文涛、王海峰、何杰、李香桂、焦永红、董文亮、徐彩琴

4.实践学员  车辆工程系汽车之友协会成员

5.实践设备  汽车实训服务中心实训设备:全自动电脑洗车机1台、全自动泡沫剂1台、吸尘器1台、洗衣机1台、合成鹿皮3张、水桶5个、擦车大毛巾若干、小毛巾若干、汽车车蜡2盒、轮胎光亮剂2瓶、柏油清洗剂1瓶。

6.学员选择  经过宣传动员、自愿报名、面试考察、综合测评等环节,最终每学年从汽车之友协会中择优录取同学入选汽车美容与装潢兴趣小组,(具体人员名单见表1-1)。

表1-1  汽车服务中心小组人员组成

兴趣小组主  要  成  员
2016年张鹏飞王世学    杨小玲    仇发发    高元琦    张天赐    吕 晶  冯 菲  宁杰道草  杨  鑫   张倍芳
2017年张鹏飞王世学  杨小玲  仇发发  高元琦  张天赐  吕 晶  冯   菲  宁杰道草  杨  鑫  张倍芳

7.实践方法

(1)制定汽车服务计划:教师组织学员通过讨论确定各部门主要职责

(2)仪器的使用:教师指导学员掌握方法后,所有学员参与完成。

(3)服务过程监测:车辆服务时按技术要求定时记录和检查各项指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实操训练:专业指导教师演示操作,兴趣小组学生观摩学习,学生分组强化训练,熟练掌握项目关键技术。

44685f68293546f7a311d4f72b753e9d.jpg
8c5ab9ce15504c91af4f6e82cf02625f.jpg

7.实践效果  本项目以汽车课外小组的形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每学期设立个4课外学科兴趣小组,每组参与学员11人。参与学员积极性高涨,善于动手。学会了汽车新车开蜡操作,电脑洗车,整车检测,四轮定位,更换三滤等技术,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项目二    汽车美容与装潢兴趣小组

2016年5月26日4:30分,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之友协会结合本系学生所学专业,提高本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在学院、车辆工程系多位老师的大力支持下,特此成立了汽车美容与装潢兴趣小组。

兴趣小组的成立是推进学生专业教育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即可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动手操作能力,也可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去实践去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使学生课内所学到的知识达到巩固和加深,为学生掌握课内基础知识提供广阔的空间,真正做到手脑并用,在生产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1.训练时间

第一期:2016年5月26日~2016年7月5日

第二期:2016年9月20日~2017年1月10日

第三期:2017年3月26日~2017年5月20日

2.实践地点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实训服务中心

3.指导教师  郭文涛、王海峰、何杰、李香桂、焦永红、董文亮、徐彩琴

4.实践设备  汽车美容与装潢兴趣小组实训设备:全自动电脑洗车机1台、全自动泡沫机1台、洗衣机1台、合成鹿皮3张、吸尘器1台,固体车蜡两盒,打蜡海绵一块超细纤维毛巾三条,

5.学员选择  经过宣传动员、自愿报名、面试考察、综合测评等环节,最终每学年从车辆工程系汽车之友协会择优录取若干名同学入汽车美容与装潢兴趣小组,(具体人员名单见下表1-2)。

表1-2  2016~2017年兴趣小组学员名单

兴趣小组主  要  成  员
2016年张鹏飞王世学    杨小玲    仇发发    高元琦    张天赐    吕 晶  冯 菲  宁杰道草  杨  鑫   张倍芳
2017年张鹏飞王世学  杨小玲  仇发发  高元琦  张天赐  吕 晶  冯   菲  宁杰道草  杨  鑫  张倍芳

6.实践项目

(1)车表美容——去除保护纸、汽车清洗、车表去污、镀件翻新和轮胎翻新等;

(2)内饰美容——内室清洁、发动机美容护理、包真皮、真皮镀膜等;

(3)漆面美容——打蜡、抛光、封釉、镀膜、凹陷修复、喷漆等;

(4)安全防护——贴膜、底盘装甲、安装防盗器、倒车雷达、语音报警系统等;

(5)汽车精品——汽车车香水、脚垫、座套、装饰贴等。

 (6)实操训练:专业指导教师演示操作,兴趣小组学生观摩学习,学生分组强化训练,熟练掌握项目关键技术。   

    7.实践效果  本项目以汽车美容与装潢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每年设立1个课外学科兴趣小组,每组参与学员40人,两年合计80人。参与学员积极性高涨,善于动手。学会了车辆清洗操作流程贴膜干烤的要点、汽车美容养护中的研磨和上光技巧、汽车美容之汽车漆面抛光和处理、如何识别和应用不同车蜡、汽车内部饰件清洗护理

三、活动效果及建议

(一)活动效果

1.经过两年创新创业实操训练,车辆工程系汽车实训服务中心培训学生400人、汽车美容与装潢兴趣小组培训学生80人。

(二)活动建议

围绕车辆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创新创业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分层施策、协同推进,积极探索“意识培养——知识积累——能力提升——成果孵化”一体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1.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执教能力

完善校企双育人机制,建立创新创业兼职教师库,聘请专家、企业技术骨干、企业家、创业成功者、优秀校友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现代学徒制专业核心课、创新创业课、企业文化、运营管理等课程的授课教师或创新创业导师。在企业定期举办创新创业专题讲座、开展模拟实训,在线培训、交流研讨等教学发展活动,提高指导教师的创新创业执教能力;并建立教师赴企业锻炼和培训制度,积累工作经验或自主创业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2.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明确教育目标,参照专业人才评价标准和创新创业素质能力要求,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中,开展创新创业认知培养,围绕专业课程开设创业模拟实训,建立双创基地,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3.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理实一体课程

    设计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开设创新创业理实一体课程。第1-2学期,开设《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必修课程;第3-4学期,开设《创业基础》、《了解和创办企业》、《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必修课程,并开展创业模拟实训、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建立兴趣小组等,第5-6学期,在企业开设《创业文化》、《创业管理》、《创业设计》等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程。

5.改革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

学生在企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教学期间,校企双方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和岗位轮换的教学,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岗位工作要求、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等,从根本上促进师生互动、理实一体,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智慧,养成善于思辨、互动交流、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创新创业灵感。

改革课程考评方式。校企构建并推动“课程考核阶段化、技能操作标准化、考核方式多样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考核结果动态化”五位一体的学生考评体系改革,提升学生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

6.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整合校内实训教学资源,建设开放、共享的校内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需求,注重学生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个性化培育,为学生的培养和发展建立导师制、提供创新创业基地。充分利用和依托武威市及周边地区大学生创业园、科技企业、甘肃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社会资源,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高水平的实训和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进一步发挥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深化与校外企业的合作,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打造实践育人共同体,多层面、多角度支持学生参加创业实训、社会实践等创新创业实践。学院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协会”,由资深专家老师担任导师,聘请企事业单位专家为顾问,加强与省市级科技孵化园合作,以此来推动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以就业促招生。

7.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活动

办好“大学生创新创业精英训练营”,充分利用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不断扩大参训覆盖面,每年组建各类创新创业团队,积极申报国家级或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参加“甘肃省大学生挑战杯”、“武威市创新创业挑战杯”、“互联网+”等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Read More

汽车之友协会协办第八届汽车维修技能大赛

2016年10月20日16:30分,学院在车辆工程系农机实训基地举办第七届“挑战杯”技能大赛暨第八届汽车技能大赛,本次活动由车辆工程系农机教研室承办。汽车之友 协会承办,此次大赛受到了学院领导老师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

本次大赛涉及了汽车外形修复、汽车技术、汽车喷涂三个项目,下午四点三十分比赛正式开始,在整个车间实训基地区上演了一场激烈的比赛场景,比赛中选手们充分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紧张而有序的进行着每一项目,遇到比赛中的难题从容面对,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评委老师分组对选手进行了点评,使得比赛更加引人品味。所有的比赛在七点钟全部结束。

经过激烈的比赛,汽车制造14.1班李俊杰、汽车检测15.1班张爱军、汽车检测15.2班王文雄分获各项比赛的一等奖,汽车检测15.3班李腾鹏、汽车检测15.3班常建东、汽车检测15.1班班赵沛沛、汽车检测15.1班苏憨憨、汽车检测15.1班曹晟、农业机械15.2班徐晨育获得二等奖,汽车检测15.3班张俊生、汽车检测14.1班张志颖、汽车检测15.3班巩秀、汽车检测15.1班李杰、汽车检测15.1班郑永东、汽车检测15.2班武银善、汽车检测14.1班桑杰卡、汽车检测15.2班陈正学、农业机械15.1班慕嘉科获得三等奖,汽车检测14.1班苏玉坤、汽车检测14.2班沈坤、汽车检测14.2班魏聪、汽车检测14.1班杨瑊、汽车检测14.1班杨百姓平汽车检测15.1班鲁孝彰 汽车检测15.1班李军、汽车制造15.2班王德正、农业机械15.2班于永珍、农业机械15.1班杨守城获得了优秀奖。李晓燕、董文亮、高姗三位老师获得了优秀指导教师,外聘专家和学院领导为获奖选手和老师颁发了荣誉证书。

Read More

车辆工程系举办第六届汽车知识竞赛

2017年5月11日晚8点,车辆工程系“汽车之友”协会在东校区阶梯教室举办了第六届以“竞学子风采,赛汽车文化”为主题的汽车知识竞赛总决赛。本届知识竞赛经过初赛、复赛的筛选,共有8个代表队32名队员脱颖而出进入最后决赛。

经过激烈的角逐,汽制15.2班代表队、汽检16.2班代表队荣获一等奖;汽检15.2班代表队、汽电16.1班代表队荣获二等奖;诗语协会代表队、农机16.1班代表队荣获三等奖;汽营15.2班代表队、D舞社代表队获得优秀奖。

系党总支书记郭文涛、副主任何杰、副主任李香桂为获奖集体和选手颁发了奖状及荣誉证书,系主任王海峰对本次比赛进行了点评,他对活动的成功举办给予充分肯定,为同学们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点赞,并勉励同学们认真学习专业知识。

各教研室主任及15级、16级相关班级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

(车辆工程系 董文亮报道)

Read More

“汽车之友协会”举办汽车知识竞赛

2016年12月11日7点30分,在东2#教学楼阶梯教室举行了由车辆工程系“汽车之友”协会主办的以“我国汽车工业概况与汽车行业就业状况分析”为主题的汽车知识讲座。

此次讲座由车辆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席爱学主讲。他通过汽车诞生、我国汽车现状、汽车工业发展的利弊、未来汽车发展趋势、汽车总体结构、汽车行业前景等几个方面向同学们做了介绍,并对汽车之友协会的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对以后社团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车辆工程系16级全体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Read More

“汽车之友协会”举办汽车知识讲座

2016年12月11日晚,车辆工程系“汽车之友”协会在东2#教学楼阶梯教室举办了 “我国汽车工业概况与汽车行业就业状况分析”为主题的汽车知识讲座。

此次讲座由车辆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席爱学主讲。他从汽车诞生、我国汽车现状、汽车工业发展的利弊、未来汽车发展趋势、汽车总体结构、汽车行业前景等几个方面向同学们做了介绍。并在讲话结束前对“汽车之友”协会更好地开展活动提出建议和要求。

车辆工程系16级全体学生聆听了讲座。

Read More